透过日本回顾新冠疫情至今的“三个阶段” - 小众知识

透过日本回顾新冠疫情至今的“三个阶段”

2023-01-04 02:50:54 苏内容
  标签: 日本
阅读:4644

新冠疫情至今的“三个阶段”,以及日本的应对和表现

第一阶段(2019年冬-2020冬)

新冠是死亡率高达5-10%的恐怖疾病。

伤害类型是“重症和死亡”。

起初疫情爆发时,人类面对的是“新型的未知的高传染性的肺炎病毒”,病死率高达5%-10%。在人类有一定认识和治疗方法后死亡率依然在2%以上。

此时,各国应对策略基本上都是尽自己最大可能“严防死守”,美日欧都搞了“LOCK DOWN”,强力限制人员流动和接触。

经济上,大范围的高强度的“Lock down”带来消费和生产的大幅下滑。

此时,人们对“疫情结束的期待”是盼望新冠如SARS般“奇迹般消失”,或者是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

结果就是大量的、无可挽回的死亡。(在美国还真有人喝消毒水,但疫情并没有奇迹般消失)

对应在日本,是2019年冬到2021年春的前后四波疫情:

每一波的爆发期(从一波疫情确诊最高点的前后两个月)的感染人数分别为:1.5万人、5万人、24.1万人、26.45万人。

死亡人数分别为642人,337人,4066人、4611人。

如果从今天的角度看,这个数据可能什么也不是。但这个阶段患病死亡率有2%。

日本宣布紧急状态,内容包括学校停课、企业70%的人居家办公、呼吁民众减少聚集、除了食品日用品超市外的商场直接关门、禁止举办大型活动、餐饮店关门或者限制营业时间、公共场所关门等等。

反映在经济上,是2020年第二季度GDP环比降低8.1%,餐饮住宿业活动指数2019四季度是99.4,2020年一二季度分别是90.3、47.9,直接腰斩。

而在2020年冬天爆发的疫情覆盖的2021年一季度,GDP环比下降-0.6%,餐饮住宿业活动指数由四季度的77.3再次降到了62.4。

值得说一下的是日本的第四波疫情,日本启动了紧急状态,但主要考虑应该是希望在奥运会之前把疫情压下去。

第二阶段(2021年夏-2021年秋)

疫苗广泛接种后,全球疫情大幅收缩,死亡率降低至0.2%以下。 感染人数、重症人数、死亡人数均跟随疫苗的普及大幅降低。

但由于德尔塔毒株,传染性、致病性的增强,以及美西方国家在疫苗接种率足够高之前退出“LOCK DOWN”,管制不断减少,伤害一方面是“重症和死亡”,同时还有大范围传染带来的“医疗挤兑”伴随的“伴生死亡”。

人类期待疫苗和口服药能够成为救星,结束疫情。 经济上,中国成功“清零”,美西方“逐渐适应”,管制越来越少,对人员聚集的限制,居家办公、居家上网课的硬性要求越来越少。

但此时,很多地方普通人对疫情依然心有余悸,真的是感染爆发期一个城市每天确诊几万,很多人依然会选择避免扎堆,自我限制。

对应在日本,就是大名鼎鼎的“德尔塔”疫情。大家的印象是病毒传染性、重症率、死亡率都大幅增加。但从波峰阶段死亡人数和死亡率来看,要比前四波疫情更低,仅为2100人和0.26%。某种程度上这个成绩很不错,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疫苗的快速普及。

日本完整接种率达到20%、40%、60%、70%的日期分别是7月11日,8月11日,9月24日、10月17日。因此,虽然爆发期中确诊人数达到了83万,但死人数反而较少。此外,7月24日-8月9日东京奥运会,刚好赶上疫情爆升段。“气泡管理”防止运动员被社会传染的意义更大。

另外,此时日本也有很多医疗挤兑的新闻,但从“量”和“质”上都无法和今天相比。

此时,人们对“疫情结束的期待”是“疫苗普及了、口服药有了,疫情就能结束了”。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德尔塔疫情过后,日本一度国内疫情近乎于消散,每日确诊不足1000例。四季度经济和餐饮消费表现良好。GDP环比增长1%,餐饮住宿业活动指数回升至79.2。

但德尔塔疫情的重灾区在印度和东南亚。因为生产贸易的中断,日本汽车产业也收到很大影响。

第三阶段(2021年冬至今)

奥密克戎以及BA.2、BA.5、BA.2.75为代表的高穿透性毒株大肆传播。

这一阶段,疫苗的防感染、防传染作用大幅下滑,但防止重症、感染的作用仍在。

死亡率降至0.1%,但由于总体传染能力的增强,以及美西方国家选择“无视疫情”,实际造成的爆发期死亡人数更高,医疗挤兑更加频发的发生,同时新冠后遗症“Long-covid”的所展示的威力也越来越大。

保守来看,在完全放开的情况下,每年至少2波,每波至少感染总人口的10-20%很可能成为常态。

经济上,伴随疫苗的普及以及宣传机器的全力开动,强行宣传“疫情已经过去”、“病毒mild”、“共存好”,

戴口罩、打疫苗、防范疫情反而成为了异类。

从表面看,社会恢复了正常。我就是可以该吃吃,该玩玩。

@拍照稀烂帮帮主经常引用一句名言:共存的关键,在于不顾一切的恢复常态。其本质,并不是消除风险,而是让民众“无视风险”和“遭遇风险了认倒霉”。这是一种高级的PUA。

不能忽视的是,有人就是愿意承担这个风险牺牲健康换自由,有人则更加注重健康和长远以及保护家人。

大家的价值观不同,没有对错之分。这个就看文化传统和政治家的决断了。我们来看一下日本奥密克戎和BA.5两波的情况:

春天奥密克戎那一波,在日本中央政府指导下,很多地方还象征性的搞一搞“防范蔓延重点措施”,最主要的就是呼吁减少外出、提供酒的餐饮店8点关门、禁止人数超过限额的大型活动等。

对比一下:

德尔塔波次,单日确诊最高是2.6万人,单日死亡最多是89人。

奥密克戎,单日确诊10.4万人、死亡322人。

BA.5波,单日确诊25.3万人,死亡343人。

德尔塔那一波,日本是怨声载道,搞的菅义伟下台了。

但是这一波,日本人反而已经麻木了。

从结果来看,日本政府成功的用一小部分人的生命和健康,换来了经济的重新活跃。

2022年一二季度,GDP分别环比增长0.1%和0.9%,餐饮住宿业活动指数来到了68.9和81.8。


“共存”需要做什么,代价是什么

首先来看日本政府的近期动向:

讨论新冠降级(由2级降为5级),疫苗和治疗费用从全额公费变为医疗保险加自费。

取消入境检测限制,取消入境人数限制。(期待中国游客入境游)

对于感染新冠病毒并出现症状的人,把疗养天数从原则上10天缩短至7天;无症状感染者只要检测结果为阴性,就可在疗养5天后解除,而非此前的7天。

若症状好转已有24小时或无症状,那么只要戴好口罩等彻底做好防疫措施,就允许购物等必要最小限度的外。

奥密克戎疫苗免费接种获批于9月20日启动。

简化确诊人员信息申报,全国实行。申报范围从所有感染者缩小至高危人群。

梳理一下:

没有口罩要求、没有强制隔离要求、打疫苗和治疗有全额公费转为部分自费。

可以说,之前日本整体倾向是“共存”,但实际政府和民间都在暗搓搓的私自防疫。

这一波,日本是从根本上要转变思路,为的是活跃经济、吸引游客入境。

但民间的代价是什么呢?以急救为中心的医疗体系选入危急和崩溃状态:

日本的急救任务由消防部门承担,救火车、救护车都在消防队。

然后这里面统计的是疫情以来日本“急救搬运困难”案件的计数。

怎么算“急救搬运困难”呢?救护车去病人家把病人拉上,问了4家医院以上都没能得到收治,或者是联系医院在原地等了半小时以上。

设想一下,你自己或家人得病了,你要叫救护车。然后车到了,人拉上了,没有医院可以送,等了半小时以上。这就挺考验心态的。

这种案件,在今年夏季的增加了500%,最高一周接近600%,

6800件,每天1000件。值得注意是其中疑似新冠占了不到一半。也就是就算得了新冠的都不准叫救护车,都不收、那也有300%到400%的振幅。

具体的新闻报道和小作文也不是没有,大家可以关注鸡腿君的公众号:吃龙虾一样能吃饱。

我这里就选一下8月以来日本媒体的新闻报道标题目录:


代表日本医疗系统的状态的,最直接的就是京都和冲绳医师协会的红底白字的通告了。这个我还专门翻译过。

医疗体系崩溃的路径是:

感染者大量增多—医护人员发生感染—医疗容量下降—新增中症重症感染者涌向医院,

进一步挤占医疗容量—医疗体系饱和,无法收治新的病人,患病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在这个过程中,只要你和你关心的人,不需要去医院,那对你来说,影响确实并不直接。

但问题在于,疫情持续的情况下,每个人得病毒概率大大升高。

Long covid是不可忽视的

Long Covid患病率是多少呢?这是日本厚生劳动省、国立传染病研究所组织专家编写的《新冠病毒诊疗指引别册——罹患后遗症的管理(第一版)》:

引用的结论是这样的:

感染后者确诊后持续2个月/出院后持续1月以上的占72.5%。

最多的的是倦怠感(40%)呼吸不畅(36%)嗅觉障碍(24%)不安(22%)等。

有症状的患者3个月以上的仍有症状的21.6%-37.7%。

出院后6个月仍有症状的54%。

那么算起来,每个人每年获得新冠后遗症(三个月以上)的概率是2%-7.5%。

相关视频两则:

以下视频来源于

世界卫生组织

其他关于整体效果的,其实最好的标杆是英国。

《水池·困境(2022年7月英国篇)》

这里就说结论:英国总人口的3.1%正在LC状态中,换算到中国是4340万人。这里面73%的人表示日常生活受到负面影响,19%的表示日常生活受到很大限制("limited a lot) 。

超额死亡是另一个重要维度:

在2020-2021年,日本的超额死亡是负数,主要是由于2020年防疫也防范了其他传染病,死的人少了。但阿尔法和德尔塔两波,都造成了超额死亡。

2022年上半年后又有新观察:

第一,2020年日本的死亡人数是贴着预期下沿在走。但2022年是贴着上沿在走。

第二,春季奥密克戎那波,爆发期超额死亡率是10-20%。

日本新冠确诊和死亡近三年数据总览


图1:日本新冠累计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

图1是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日本疫情的最新数据,上面的图是近三年来日本新冠疫情累计确诊感染人数,纵坐标是每周确诊人数;下面的图是累计死亡人数,纵坐标是每周死亡人数。横坐标是时间,第一个(即左边的)Dec31是指2019年12月31日,第二个Dec31是指2020年12月31日,第三个Dec31是指2021年12月31日。

根据图1数据,从2020年1月3日至2022年12月22日,日本新冠疫情累计死亡人数为54026人。2022年日本人口为1.25亿,由此计算得日本新冠累计死亡率为0.043%。相比之下,美国新冠疫情累计死亡人数约107万人,2022年美国人口为3.37亿,由此计算得美国新冠累计死亡率为0.32%。(注:上述日本和美国的死亡率是近三年的累计死亡率,而不是某一年的死亡率。)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美国新冠累计死亡率相当于日本的7倍多。与美国相比,日本堪称抗疫优等生。

新冠疫情的开头两年,日本新冠死亡人数相对较少。自从2020年2月13日,日本国内出现首个死于新冠病毒的病例以来,累计死亡人数超过1万人是在2021年4月26日,花了438天。到2021年底,日本新冠疫情累计死亡人数约1.84万人。

从图1可以看出,今年日本新冠死亡人数的三个波峰,远远超过前两年的波峰。从每周死亡人数来看,前两年死亡人数最多的是在2021年5月17日这一周,死亡人数为773人;而今年死亡人数最多的是在2022年8月29日这一周,死亡人数高达2059人。最近的12月12日这一周,死亡人数也高达1617人。

新冠疫情的开头两年,日本疫情流行的主要毒株是原始毒株和德尔塔,而2022年流行的主要毒株是奥密克戎。与原始毒株和德尔塔相比,奥密克戎的传播力增强,但毒性减弱了。


“与疫共存”的中国会是什么图景

上面说了这么多,根据之前的结论,做一个模拟。

第一,“与疫共存”和“动态清零”底层逻辑是完全不同的。

选择“共存”必然意味着每年2波,每波10-20%的人口感染。(我个人非常期待能有“一针灵”能长期全方位防感染有效率95%以上的疫苗)

第二,日本的人均医疗资源要优于中国,以病床数来衡量的话大概是中国的2-3倍。(日本ICU及相当于ICU功能的病床数折合每10万人13.5张,中国是4.37张。2020年每千人病床数,中国是6.46张,日本是13.7张。)大范围疫情爆发期,医疗挤兑必然发生。

第三,人们适应疫情、适应死亡、适应后遗症需要经历2-3波冲击,社会经济活动会逐渐活跃。

第一波冲击来的时候,自己所在的城市感染病例到了一百、一千、一万、十万、二十万的关口。就算是政府什么禁令也不下,也会有人自己选择不去餐馆、不去超市、不去人员密集场所。但是,打工人和普通人,你孩子得去学校吧、你自己得公交地体去工作单位吧,社会性的感染无可避免。这里很重要一点是杜绝对“小作文”对“个案”的同情。啥救护车拉着人没地儿放去,一线医务工作者悲鸣哀嚎,老人儿童孕妇无法及时就医。只要不发生在我头上,那就是没事儿,要足够的“勇”。而且要“发生在我和家人头上,那也没事”。小作文为什么有用?因为新鲜,耸人听闻。而如果同样的悲剧天天发生,那真的就是一个“与我无关的统计数字”。丰县也好、唐山也好、西安上海也好,一个事情能上热搜,就得足够离奇。如果医疗挤兑天天发生,你也会适应的。同样的,悲剧降临在你头上的时候,也不会有人同情你。

第四,转向“共存”的话,检测、疫苗、看病、治疗都会转向“自愿+自费”。

抵御经济风险和健康风险,更需要此前积累的社会资源。你有钱,你甚至可以飞到日本美国去打几十万美金一剂的神药。你没钱,药物、疫苗、开水,总有你能选的。

换个角度,对于普通人,迎接“共存”,首先要做好心态上的准备——轮到自己头上认倒霉,在社会上写小作文大声疾呼也不会游泳。

其次要做好物质上的准备——钱与社会关系。最直接的,那个医院可以无条件的在医疗体系崩溃的情况下接受你和你的家人就医。

当然,如果你心态能调整到生死有命甚至乐见其成,那会更轻松。

最后,我能够预估出来,中国“共存”了大量死亡发生、生产物流和供应链中断,外国媒体智库政府依然会不遗余力的骂中国,同时会支持买办势力、分裂势力,为他们吹捧。歌功颂德。



奥密克戎致死率降低,为何日本死亡数据升高

60岁以上人群:

流感的重症率0.79%,致死率0.55%;
奥密克戎的重症率0.14%(大阪),致死率0.475%(大阪)~0.64%(东京)。
60岁以下人群:
流感的重症率0.03%,致死率0.01%;
奥密克戎的重症率0.01%(大阪),致死率0.004%(大阪)~0.01%(东京)。
上述的奥密克戎重症率只有大阪的数据,致死率数据分为大阪和东京两组。由于东京和大阪是日本人口最多的两个城市,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日本的数据。
既然奥密克戎比原始毒株和德尔塔的毒性更弱,为何日本死于奥密克戎的人数比原始毒株和德尔塔还多?原因是,感染奥密克戎的人数远远多于感染原始毒株和比德尔塔的人数。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假设某国在2021年有100万人确诊感染德尔塔,其中有5000人死亡,病死率为0.5%;该国在2022年有1000万人确诊感染奥密克戎,其中有1万人死亡,病死率为0.1%。在这个例子中,奥密克戎的病死率只有德尔塔的五分之一,但为何奥密克戎感染者的死亡人数是德尔塔的2倍?因为奥密克戎的感染人数是德尔塔的10倍。
从图1可以看出,新冠疫情的开头两年,日本的确诊感染人数相对很少,每周感染人数最多的是2021年8月23日这一周,达到15.7万人。但进入2022年以后,感染人数明显增多,其中的一个峰值是2022年8月1日这一周,感染人数接近150万人。进入12月份以来,也有一波感染高峰,12月15日这一周,日本约有105万人感染。
日本新冠死亡人数上升,也与严重的老龄化有关。日本是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2021年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29%。根据图2数据,奥密克戎的60岁以上人群和60岁以下人群的致死率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另外,日本的新冠死亡人数统计口径比较宽松,不管死者是因为新冠病毒导致而死,还是因为基础疾病的恶化而死,只要死者身上检测出新冠病毒,均统计为新冠死亡病例。相比之下,有些国家报告的新冠死亡人数较少,是因为统计口径比较狭窄,要求是由于新冠病毒导致的肺炎、呼吸衰竭导致的死亡,才归类为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而因其他疾病、基础病,比如说心脑血管疾病、心梗等等这些疾病导致的死亡,就不把它归类为新冠导致的死亡。

扩展阅读
相关阅读
© CopyRight 2010-2021, PREDREAM.ORG,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45924号-1